2023法檢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法律知識:淺析詐騙罪的構成要件_中公網校
400-900-8885

2023法檢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法律知識:淺析詐騙罪的構成要件

來源:中公警法考試培訓網   發布時間:2023-04-24 10:30:39

招警法檢信息匯總
近期熱門考試匯總 內部資料免費領 什么學歷能報考
考點透析先行課 警政能力導學班 輔警全科備考攻略

一、詐騙罪的概念

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,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,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。

二、詐騙罪的構成要件

(一)客體要件

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。有些犯罪活動,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,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,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。所以,不構成詐騙罪。

詐騙罪侵犯的對象,僅限于國家、集體或個人的財物,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。

(二)客觀要件

本罪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。

首先,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,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,一是虛構事實,二是隱瞞真相。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。不管是虛構事實或者是隱瞞真相的方式,只要讓被害人陷入了錯誤認識都是詐騙罪所說的客觀行為表現。

其次,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,財產處分包括處分行為與處分意識。處分財產表現為直接交付財產,或者承諾行為人取得財產,或者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。行為人實施欺詐行為,使他人放棄財物,行為人拾取該財物的,也應以詐騙罪論處。

需要研究的是,行為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財物,但同時支付了相當價值的物品時,是否成立詐騙罪?有人認為詐騙罪所造成的損害是指被害人整體財產的減少,所以,該行為不成立詐騙罪。有人認為是被害人個別財產的喪失,該行為仍然成立詐騙罪。學理中有不同的角度去闡述這個問題,于我個人而言,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欺騙行為,讓受害人陷入錯誤的認識從而處分了財產的行為,一方受益一方存在損害的行為,即構成了刑法所規定的詐騙罪。

同時,詐騙罪并不限于騙取有體物,還包括騙取無形物與財產性利益。根據本法第2l0條的有關規定,使用欺騙手段騙取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可以用于騙取出門退稅、抵扣稅款的甚他發票的,成立詐騙罪。

(三)主體要件

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,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、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。

(四)主觀要件

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,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。

以上即為詐騙罪的構成要件,詐騙罪經常與盜竊罪混淆。只要區分得關鍵在于:被害人是否基于認識錯誤而處分財產。包括兩個方面:一是客觀上有處分行為;二是主觀上有處分意識。二者缺一不可。只要兩者都同時具有的時候即構成詐騙罪,而不是盜竊罪。

(責任編輯:李明)

分享到:
公安聯考-警政能力導學班
招警考試考點透析先行課
公安院校統一考試筆試警英充電班
免費領課專題

推薦課程

隨機推薦

更多課程

    日利奇之5-20下,學生用戶胡

    • 年度會員年度會員 68
    • 終身會員 198
    尊享12大會員特權
    1. 好課免費

    全國統一咨詢熱線

    400-900-8885

    課程咨詢請按1
    售后服務請按2
    9:00-21:00 節假日不休

    商務合作

    網校商務合作

    企業微信

    微信掃碼添加

    優職商務合作

    企業微信

    微信掃碼添加

    考編考證必備小工具
    中公網校小程序
    明師免費公開課
    中公網校視頻號
    中公教育官方網課平臺
    中公網校極速版APP
    資訊答疑試題
    中公網校公眾號

    Copyright?2000-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.All Rights Reserved

    京ICP備10218183號-41 京ICP證161188號 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0664號 電子營業執照

    最新亚洲色拍中文字幕